《投名状》这部经典电影中,李连杰、刘德华和金城武饰演的三兄弟带领清军攻打苏州城,却屡攻不下。最终他们设计诱降守军,却在对方投降后大开杀戒,这一背信弃义之举直接导致兄弟反目,也引发了刺杀两江总督的重大事件。那么,这座让清军如此头疼的苏州城,究竟为何如此难以攻克呢?
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苏州这座千年古城。苏州坐落在江苏省东南部,是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城市之一,总面积达8657平方公里。这座城市依水而建,西边紧邻烟波浩渺的太湖,北面依靠滚滚长江,整座城市地势平坦,河网密布,湖泊星罗棋布,水域面积竟占全市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。
从人口数据来看,苏州的发展势头十分强劲:2000年常住人口约679万,2010年突破千万大关达到1047万,2020年增至1275万,到2023年已达1296万。苏州老城区保留着水陆并行、河街相邻的独特格局,随处可见的小桥流水、粉墙黛瓦和古典园林,构成了这座城市最迷人的风景线。市中心位于北纬31°18′00″,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苏州自古就是鱼米之乡,物产丰饶。
展开剩余73%说到苏州的历史地位,古人早有定论:会稽郡(后称吴郡)就像天下的粮仓、人体的心脏。试想,如果粮仓失守,天下怎能安定?心脏受损,人又如何存活?在历朝历代上缴朝廷的赋税中,苏州总是名列前茅。
让我们把时间回溯到春秋时期。当时楚国名臣伍子胥为报家仇,投奔吴国公子光(即后来的吴王阖闾)。公元前514年,伍子胥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阖闾大城(今江苏苏州境内),作为吴国新都。这座古城横跨现今常州武进区和无锡滨湖区,规模宏大:东西长2100米,南北宽1400米,总面积约2.94平方公里,设有八座陆门和八座水门,堪称当时最先进的城池之一。
战国时期,楚国春申君曾以此为都。秦灭楚后设会稽郡,郡治就设在阖闾城。秦末乱世中,项梁、项羽叔侄正是在会稽起兵,率领八千精锐渡江西进,最终在巨鹿之战中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军事奇迹。
隋朝开皇九年(589年),这里首次被命名为苏州。宋朝时改称平江府,元朝又改为平江路。元世祖至元十二年(1275年),这座古城在战火中被毁。直到元顺帝至正十一年(1351年),苏州城在太湖东岸重建。五年后,张士诚攻占平江城并定都于此,凭借苏州的富庶一度成为群雄之首。
明朝建立后,朱元璋深知苏州对南京的重要性:既是重要的财税来源,又是东线门户。在张士诚时期城池的基础上,明朝扩建了苏州城,使其周长达到34里。城内河道纵横,有三横四纵的主干水系,加上内外护城河,构成了严密的防御体系。清朝延续了这一格局,苏州始终是江南地区的军事重镇。
时间来到太平天国时期。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起义,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。1860年,忠王李秀成率军占领苏州,在此设立苏福省。1863年,当李秀成带兵离开后,留守的慕王谭绍光被叛将杀害,苏州城向淮军投降。然而李鸿章背信弃义,处决了八名降将,屠戮三万太平军降卒,这段惨烈的历史正是《投名状》故事的背景原型。1864年,随着天京陷落和幼天王被俘,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。
今天的苏州以其精致的园林和婉约的江南风情闻名于世,游人漫步在亭台楼阁间,往往沉醉于这份远离尘嚣的宁静。但请不要忘记,这座美丽的城市在历史上曾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。无论是清军、湘军还是淮军,想要收复南京,都必须先拿下苏州这个门户要塞。
发布于:天津市广西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